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>资讯 > 正文

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:我国秋粮收购累计超7000万吨

  • 2022-12-03 09:00:19 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

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,秋粮上市以来,秋粮收购各项工作正在全面有序推进。加工企业积极补库,储备企业启动轮换,贸易企业看好后市,市场收购较为活跃,市场化收购数量占比超过95%。截至11月30日,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7035万吨,同比增加537万吨,收购进度明显快于去年同期。南方处于收购高峰,中晚稻收购进度已近七成;东北、华北正在集中上量,东北地区中晚稻、玉米收购进度分别在四成和两成左右,华北地区玉米收购进度在三成左右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各地做好秋粮收购服务 确保粮食颗粒归仓

眼下,秋粮收购正在全面有序推进,各地抢抓时机,积极做好秋粮收购服务,为农民卖粮提供便利,确保颗粒归仓。

在中央储备粮黑龙江虎林直属库的门前,前来售粮的车辆络绎不绝。当地农户在门口领取“智能一卡通”,按顺序到扦样机前进行抽检,检测达标、过磅称重后,信息直接录入系统,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实时监测收粮进度。在粮食收储入库的同时,农户粮款入账。

为了提高收粮效率,当地收储部门还提早维修保养收粮机械、清洁空仓。截至目前,黑龙江全省第一批最低收购价稻谷收储资格库点229个,覆盖64个县(市、区),空仓容近1200万吨,保证敞开收购、应收尽收。

在江西省新余市粮食局第三粮库,我们看到,所有入库的粮食都要先过“体检关”,经过品质检验、过磅称重,一车车“合格粮”才能正式入库。为了让售粮农民少跑路,当地粮食部门还通过开展预约收购、错峰收购、绿色通道收购等服务,确保粮食收购工作平稳、高效运行。

江西省新余市粮食局第三粮库副主任 范海涛:今年我们轮换计划是6140吨,我们计划在12月底之前全部轮换完成,保质保量完成任务。

推进科技储粮 全链条节粮减损

为了做到“优粮优储”,各地也在探索借助智能化、信息化手段,有效推进科学储粮节粮降损。

在中央储备粮江西泰和直属库门口,我们看到运粮车送来的稻谷通过检测、过磅称重后,直接通过输送带运送到粮仓里,中途不需要人工搬运,确保运输环节无损耗,不浪费粮食。

江西省泰和县粮食经纪人 易小兵:我今年送粮到粮库送来30多车,这里卸粮全部是机械化操作,大约30到40分钟左右就可以卸完。

中储粮泰和直属库本部分库主任助理 左训彪:我们每年都会对出入库机械设备检查升级,像这台清杂设备上我们就加装了一套风力调解阀,通过控制风量大小,能够改善入库粮食的清杂效果,有效地减少了粮食损耗。

粮食入仓后,最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灭杀储粮害虫。随着储粮管理技术的变革创新,从传统熏蒸杀虫,升级换代为氮气气调技术,通过向粮堆内充入氮气,在密封粮堆中形成一个低氧、高氮的储粮环境,将害虫“憋死”,从而达到杀虫抑菌的效果,以此来实现气调储粮、绿色储粮。

中储粮泰和直属库本部分库主任 甘敏:氮气气调技术,使仓内的储粮害虫窒息的同时还能有效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,从而进一步降低储粮的保管损耗。

粮仓内部,粮堆中布满了各类传感器,随时采集着粮食温度、湿度等信息,配合粮情检测系统可以实时测出各层各点的温度数据,还有更加直观的3D展示图,帮助保管员做出相应的保管措施,推进仓储减损提质升级。

中储粮泰和直属库本部分库主任助理 左训彪:当前我们使用了谷物冷却、空调控温、机械通风、谷壳压盖、氮气气调等科学保粮技术,通过这些技术,我们有效地延缓了粮食品质下降,还减少了粮食的损耗,能够将损耗控制在1%以内。

通过一系列的科技手段,当地储粮损耗连续三年均低于0.5%,按照粮食储备库每年正常轮换7.2万吨计算,相当于每年节粮360吨。

告别\"地趴粮\" 从\"看天卖粮\"到\"看价卖粮\"

东北地区是我国秋粮的主产区。长期以来,由于储粮条件有限,吉林当地相当多的农户收获玉米后,采用在场院内摊平晾晒的方式来储存,俗称“地趴粮”。这种传统方式不仅会增加玉米霉变的风险,还会导致粮食等级下降,直接影响农户收入。今年,我们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“地趴粮”已经越来越少了。

近日,吉林省多地遭遇降雪天气,而“地趴粮”最怕遇到下雪天,大雪覆盖后,会导致玉米潮湿发热产生霉变。因此,大多数地趴储粮的农户都会选择降雪前出售粮食。但今年,为改变部分农户长久以来“地趴粮”的储粮习惯,吉林省成立了工作专班,协调省级补助资金,指导全省深入开展农户安全储粮及“地趴粮”整治工作。各县市引导农户因地制宜,采取自建储粮装具、网袋码垛等方式安全储粮,降低粮损率,切实提高农民收入。

吉林省梨树县兴达农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姜铁军:这是用钢管和钢网焊接的,把它拧开之后,栈子打开后就可以打苞米,把这个存储起来以后明年还可以使用,就是一次投资多年受益。

农安县杨树林乡东白鸰村村民 于复兴:就这样能达到标准上级给个补贴,补贴是一立方米给37元。

而在吉林省四平市,当地通过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,解决“地趴粮”问题。铁西区的永信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种了2000多亩地,收获的1800吨玉米,直接存到了粮食产后服务中心。

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永信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侯刚:首先解决了我们没有仓储设施的问题,第二就杜绝了因为地趴粮导致的霉变,第三中间环节减少了以往我们通过经纪人再卖到粮库,这样我们省了一个环节,自己也就省钱了。

像永信合作社这样的种植面积大的合作社,与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合作后,这些玉米全部实现“籽粒收”,收获的玉米直接存到粮食产后服务中心,在运输、储存等各环节至少减少粮食损失3%以上,就相当于把掉在地上的粮食又“捡”回来了,增加了产量和收入。对于加工企业来讲,也起到了提前锁定粮源的作用。

目前,吉林省共建设173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,基本做到产粮大县全覆盖,累计服务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。同时,吉林省各类粮食市场主体也充分利用现有仓储资源,积极为农户开展粮食产后个性化服务。

标签:

推荐阅读

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:我国秋粮收购累计超7000万吨

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,秋粮上市以来,秋粮收购各项工作正在全面有序推进。加工企业积极补库,...

全球信息:北京12月2日新增703例本土确诊、261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

12月2日0时至24时,新增703例本土确诊病例和2610例无症状感染者(含3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,其中17...

迎寒潮 护温暖——南方地区全力做好电力保障

12月2日早晨,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广州中心城区街头寒风凛凛,少见的羽绒服出现在“上班族”身上。今年以...

今日看点:云南北移象群“回家”后添“新丁”
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张文凌)记者12月1日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,据亚洲象监测团...

世界报道:北京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 预计年底前提供岗位18.7万个

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(记者陈旭)为了给2023届高校毕业生提供专业化、市场化就业服务,北京市人力资源和...

猜您喜欢

【版权及免责声明】凡注明"转载来源"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亚洲经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,烦请联系。 联系方式:8 86 239 5@qq.com,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。

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