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>资讯 > 正文

当年轻人变得精打细算……

  • 2022-03-02 06:31:04 来源:中国青年报

时间再往前倒几年,一走进服装店,只要导购员夸几句,90后梁晔(网名墨墨)就会毫不犹豫地下单。但如今,她不仅对博主推荐和广告“免疫”,还会有意识地“断舍离”,把钱用到真正让自己愉悦的爱好上。

中国青年报社《参数》节目组发现,像墨墨这样消费习惯发生变化的年轻人不在少数。年轻人为何有这些变化?他们如何看待这种变化?

那些悄然改变的消费习惯

“上学时,父母每个月给多少钱都会花完,花钱没有任何安排。但去年入职以后,逐渐对消费有了一定规划,每月会把20%的钱存起来。”今年25岁的季均逸(化名),工作不到一年,已经从“月光族”,变成了一个对收入有规划、会理性消费的人。每月在设置一定存款金额后,季均逸才会用剩下的钱去买那些“价格比较贵,但特别想要”的东西,也会规划消费安排,“比如接下来有买车计划,那么首先会有一部分工资用到车贷上,再去考虑其他消费”。

梁晔来北京工作5年多了,她觉得自己最近几年消费观有特别大的变化。读大学以及刚入职时,她在消费上很冲动,也很从众。挑衣服下单也往往是冲动型。而现在买东西,梁晔首先考虑是否需要,会先买必需品,选性价比高的东西。

不仅如此,她现在更愿意在运动爱好上增加消费,更看重运动时发自内心的快乐,“像滑雪这项爱好,如果是在5年前,我会买好看的雪服拍照,向大家展示。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,会考虑是否会坚持这个爱好,如果确定能坚持,会从基本装备开始购置,再慢慢选择性价比高的装备,不会像以前那样冲动地买下全部装备”。

北京邮电大学大三学生龚如诗,觉得自己最近几年在消费上最大的变化是,买回来用不着的东西少了,银行卡里的存款多了。“大一时没有存钱的概念,现在每个月的生活费,大概有10%-20%会存起来。大一时用来买衣服的花销要占生活费的50%,现在这部分花销只占30%左右了”。

龚如诗说,以前购物时,更多“看眼缘”,看商品的外观是否精致、吸引自己,也会受到社交平台上博主的影响,看到别人说东西好用,就会直接下单,但买回来发现没那么好用,东西就会闲置甚至扔掉。如今购买护肤品时,龚如诗会更注重商品的质量、效果,“现在买的东西会更好用,因为很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”。

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青年消费观进行的调查显示,受访者觉得自己消费观主要的变化是“买好的、更看重品质”,然后是“攒钱意识变强了,冲动消费减少了”,其他还有“只买有用的”“会有节制有规划地消费”等。

消费习惯改变背后的原因

梁晔告诉记者,“想明白了”是自己消费观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,以前会觉得小姑娘爱漂亮,会因为别人对自己外表的夸赞就下单。但如今梁晔认为,自己不再需要别人的评价了,会更愿意为了悦己而消费,“会觉得运动比穿好看的衣服,更让自己开心,也不会为了拍照发朋友圈去买运动装备”。

龚如诗则认为,自己消费习惯的变化,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成熟的过程。“大一、大二时,有种不知钱为何物的感觉。但是大三寒暑假在家,慢慢理解父母早出晚归工作很辛苦,不应该把生活费当作理所应当,都是父母一点点挣出来的,所以有了节约的观念。大二时关注了一些公益活动,突然发现自己之前浪费的东西,很多是别人需要的,对我触动比较大”。

95后林浩(化名)已经工作3年多了,以前上学时他总会冲动消费,会用生活费的一大半去买奢侈品牌,特别喜欢买限量版球鞋。现在工作后,他不再会买性价比不高的衣服和鞋子了,“现在经济独立了,不想再找父母要钱,会对自己收入进行分配,更注重实际消费”。

中青报社调中心的调查显示,在年轻人消费观变化上,理财观念增强更懂得合理规划收入用途(64.5%)是主要原因,其他还有:意识到了“月光”的危害(54.4%)和经济压力和开销场景增加倒逼消费理智(50.5%)等。

年轻人眼中的理性消费 该花的一分不省,不该花的一分不掏

“我的花销大头在食物上,占比一半,剩下的主要在日常生活,主要看需求。”今年26岁的田晴(化名)工作两年了,她觉得自己的消费一直都是以“按需购买”为主的,“像‘双11’也会在直播间购物,但要看自己是否需要。也喜欢品牌服饰,虽然价格高一些,但整体消费不多,几个月买一次”。

“我会把钱存起来,买些理财产品,看着小金库慢慢充实起来是很幸福的,这些钱也可以用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。”田晴觉得按需消费,不仅可以留一定的应急钱,也可以有更多可支配的钱,去做喜欢的事,“比如出去玩,我会在娱乐上花钱,觉得这是值得的,一来拓展社交圈,二来能放松自己”。

田晴认为按需消费很重要,“想买一样东西,会先放一放,给自己一个‘冷静期’,可能过段时间就没那么想要了”。

已经学会“断舍离”的梁晔,会经常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:“我需要它吗?同类型的东西有多少?是否需要这么多?”如果确定物品的使用频率不高,或者有替代品,她就会果断舍掉。梁晔说,如今自己的消费习惯也在影响身边人,经常会有人问自己,怎样归纳整理需求、减少不必要的物欲。

林浩说,虽然以前上学时,也会贷款消费,但不会把额度设置的超过自己能力,而且会把这类消费主要用在日常生活开支上,而不是给自己一个“超前购买”的理由。

林浩指出,理性消费,重要的是设置底线,“比如收入1万元,我会设定每月的存款目标,剩下的钱再分配消费”。

在季均逸看来,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消费,都算是理性的,“即便是贷款消费,也是用来买生活必需品,如果用于购买奢侈品这种符号价值高于实际价值的东西,我就觉得是不理性的”。

现在季均逸会按照急需程度对消费进行划分,“会发现有一部分东西并没那么着急要,就可以推迟一段时间再买。花钱投资自己也是不错的。想去健身,进行提升和锻炼”。

据社调中心的数据,95.3%的受访青年感到,年轻人在消费上更加“精明”了。

不购置用不上的东西、不从众、不盲目,梁晔现在很享受自己的消费状态——让自己精神满足的消费更重要。

龚如诗觉得,从看重商品外观到关注实用性,自己的消费观逐渐变得积极正向,“至于以后的消费习惯,会更加理智,也会关注一些理财知识,想更好地作规划”。

90后小婷说,当直播间里充斥着“买它”的高喊声,当社交平台上遍布好物分享时,在下单前多想一下很重要,“不是把消费当作洪水猛兽,而是‘该花的一分不省,不该花的一分不掏’。”她觉得理性消费,可以让自己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时多一些心安。

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孙山 实习生 徐欣怡 来源:中国青年报

标签: 屏幕截图 文字图片 报纸杂志

推荐阅读

环球观察:追光|足球、学业、产业三不误:西北小县走出特色足球发展路

如果要在陕西省内寻找校园足球的热土你就一定会听说——“南留坝,北志丹”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留坝县...

这就是中国军人的手!

下面这几双手你是否见过?无论严寒酷暑它始终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、饱经沧桑它或许并不细嫩却撑起了保家...

焦点简讯:千里眼、顺风耳!这俩兄弟占全了

在深蓝大洋上有着这样一对双胞胎身高相近、长相相似、理想相同朝着相同的目标干着相同的强军事业哥哥叫...

粤港澳大湾区开出今年第600趟中欧班列

记者11月3日从广铁集团了解到,昨天,满载着100个集装箱货物的X8186次中欧班列从广铁集团增城西物流园开...

焦点要闻:北方多地供暖启动在即 今冬能源保供形势怎么样?

原标题:北方大部分地区供暖启动在即——今冬能源保供形势怎么样北风起,寒意浓。进入11月份,北方大部...

猜您喜欢

【版权及免责声明】凡注明"转载来源"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亚洲经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,烦请联系。 联系方式:8 86 239 5@qq.com,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。

公司